找商網手機端:m.zhaosw.com
上海孚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主營產品: 芳綸纖維, PPS纖維, 碳纖維, 聚酰亞胺纖維,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
䝒䝐䝔䝒䝕䝓䝏䝏䝗䝓䝐
國產進口-碳纖維-12K-品質保證
價格
訂貨量(KG)
¥120.00
≥500
店鋪主推品 熱銷潛力款
聯系人 沈川 總經理
䝒䝐䝔䝒䝕䝓䝏䝏䝗䝓䝐
發貨地 上海市嘉定區
在線客服
商品參數
|
商品介紹
|
聯系方式
品牌 國產
強度 4500MPa
規格 12K
模量 230GPa
伸長率 1.8%
線密度 800g/km
密度 1.79g/cm3
單絲直徑 7微米
包裝 4KG/軸
銷售區域 全國
商品介紹
碳纖維含碳量在90%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。耐高溫居所有化纖之首。用腈綸和粘膠纖維做原料,經高溫氧化碳化而成。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術器材的優良材料。
介紹
編輯由碳元素組成的一種特種纖維。具有耐高溫、抗摩擦、導電、導熱及耐腐蝕等特性 外形呈纖維狀、柔軟、可加工成各種織物,由于其石墨微晶結構沿纖維軸擇優取向,因此沿纖維軸方向有很高的強度和模量。碳纖維的密度小,因此比強度和比模量高。碳纖維的主要用途是作為增強材料與樹脂、金屬、陶瓷及炭等復合,制造先進復合材料。碳纖維增強環氧樹脂復合材料,其比強度及比模量在現有工程材料中是最高的。
簡史
編輯1879年愛迪生曾用纖維素纖維,如竹、亞麻或棉紗為原料,首先制得碳纖維并獲得專利,但當時制得的纖維力學性能很低,工藝也不能工業化,未能獲得發展。
20世紀50年代初,由于火箭、航天及航空等尖端技術的發展,迫切需要比強度、比模量高和耐高溫的新型材料,另外,采用前驅纖維為原料經熱處理的工藝可制得碳纖維連續長絲,這一工藝奠定了碳纖維工業化的基礎。40多年來,碳纖維經歷的重大技術進展如下:
20世紀50年代初,美國Wright-Patterson空軍基地以黏膠纖維為原料,試制碳纖維成功,產品作火箭噴管和鼻錐的燒蝕材料,效果很好。1956年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試制高模量黏膠基碳纖維成功,商品名“Thornel—25”投放市場,同時開發了應力石墨化的技術,提高碳纖維的強度與模量。
20世紀60年代初,日本進藤昭男發明了以聚丙烯腈(PAN)纖維為原料制取碳纖維的方法,并取得了專利。1963年日本碳公司及東海電極公司用進藤的專利開發聚丙烯腈基碳纖維。1965年日本碳公司工業化生產普通型聚丙烯腈基碳纖維成功。1964年英國皇家航空研究中心(RAE)通過在預氧化時加張力試制出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纖維。由Courtaulds公司,Hercules公司和Rolls—Royce公司采用RAE的技術進行工業化生產。
1965年日本大谷杉郎首先制成了聚氯乙烯瀝青基碳纖維,并發表了先驅性的瀝青基碳纖維的研究報告。
1969年日本碳公司開發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獲得成功。1970年日本東麗(Toray Textile Inc.)公司依靠先進的聚丙烯腈原絲技術,并與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交換碳化技術,開發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纖維。1971年東麗公司將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產品(Torayca)投放市場。隨后產品的性能、品種、產量不斷發展,至今仍處于世界領先地位。此后,日本東邦、旭化成、三菱人造絲及住友公司等相繼投入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的生產行列。(見聚丙烯腈基碳纖維)
1970年日本吳羽化學工業公司采用大谷杉郎的專利,首先建成年產120t普通型(GPCF)瀝青基碳纖維的生產廠,1978年產量增到240t。該產品被用作水泥增強材料后,發現效果很好,1984年產量增至400t,1986年再次增加到900t。1976年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生產高性能中間相瀝青基碳纖維(HPCF)成功,年產量為113t,1982年增至230t,1985年增至311t。
1982年起,日本東麗、東邦、日本碳公司、美國Hercules、Celanese公司、英國Courtaulds公司等,先后生產出高強、超高強、高模量、超高模量、高強中模以及高強高模等類型高性能產品,碳纖維拉伸強度從3.5GPa提高到5.5GPa,小規模產品達7.0GPa。模量從230GPa提高到600GPa,這是碳纖維工藝技術的重大突破,使應用開發進入一個新的高水平階段。
聯系方式
公司名稱 上海孚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聯系賣家 沈川
手機 䝒䝐䝔䝒䝕䝓䝏䝏䝗䝓䝐
地址 上海市嘉定區
聯系二維碼